教宗方济各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阐明,圣体圣事、“天上食粮”、“生活且真正的食粮”不会“变魔术般地立刻解决所有问题”。基督圣体是高过于我们所需的食粮,“因为祂满足我们大家对希望、真理、救恩的饥渴”。
弥撒后,在圣堂内举行了圣体游行,圣体恭移至小圣堂后,神父及辅祭人员怀着虔敬感恩之心首先朝拜了圣体,贾神父要求教友们自选时间朝拜圣体半小时,以感恩天主赐予的诸多恩惠。
尼科尔斯总主教也谈到明年将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五十届国际圣体大会,和在伦敦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他表示:「我希望你们踊跃来参加国际圣体大会。」
我想,作为信友,大家都应该知道,每一次弥撒,都是耶稣重行十字架上的祭献,每一次领圣体,都是耶稣付出他的血和肉喂养我们!
堂区圣堂及辖下小堂继续开放,供信友作私人祈祷或朝拜圣体。堂区圣堂亦可安排每日或在指定的日期举行明供圣体,供个别信友参与。
田磊神父给教友们讲了圣体圣血的来由,即主耶稣离世前在逾越节的傍晚设立了最后的晚餐,后来的基督门徒以守圣餐来纪念,主耶稣告诉门徒要用自己的血与他们立下新约。
之后,登苦路山,拜耶稣十四处苦路。感谢主,这次朝圣有好多恩典。
这位正在意大利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神学教师指出,台湾教会在七月里没有节庆要拜拜,平日也未有此习惯,但是举办晚会与人分享平安,把困难托交天主,符合本地人所说「有拜就有保庇」的传统习俗。
在阿尔及尔地区的长拜尔有一种猴子,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的粮食。当地农民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把一只葫芦形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们最爱吃的花生,然后就静候佳音。
在水泥路的尽头,人流开始分开,一些人去若瑟堂和圣母堂,一些人上山拜苦路。我们选择了上山。山不甚陡峭,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直通山顶。虽然人流在山下一分为二,但上山的队伍依然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