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的勇气』意味着承担起责任、分享和对话,因为少了这份勇气,我们会持续处在被压垮的状态,陷入焦虑和恐惧中而无法自拔。人人心中感受到对善的渴望,有关善和信仰的经验尤其敦促著这份勇气」。
随后,教宗说:“这需要以使徒的目光看待当今的世界,就是说,要懂得分辨,并具同情心,没有恐惧、没有偏见而要有勇气去看这个世界;以天主的眼光看待,感受人类的痛苦、喜乐和希望……。
核子战争的恐惧,环境污染等等,人也无法控制许多天然灾祸、旱灾、蝗虫、地震等。又如何能完全明白宇宙的奥秘?如何能解决人生许多问题?
威廉斯总主教指出,今天,宗教社团间、民族间、国家间的互相猜疑似乎不断增加,这是受到那些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或那些热爱权力的人的影响而形成的。
教宗期勉各位艺术家建立起某种「避难城的网络,进行合作,帮助世界摆脱那些没有意义又空虚的自相矛盾」,克服「种族歧视、仇外心态、不平等、生态失衡,以及对穷人的恐惧」。
这转变并不容易,而且往往会让人心生恐惧,因为它需要放弃固有的确信和既定的模式。耶稣阐明,唯有通过水和圣神,才能获得新生命。这不是在生理上返老还童,而是向圣神的化工敞开心扉。
然而,《若望福音》借著拉匝禄的复活,挑战了这一观点:真正的死人不仅是那些停止呼吸的人,也包括那些被恐惧、羞耻和控制所束缚的人。
因此,教宗“期勉每个教区都能推动非暴力教育的课程,为当地的冲突采取调解措施,并推进一些接纳的计划,将对他人的恐惧化为相遇的机会”。但愿每个团体都成为“和平的家”。
(若20:17)这段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救赎历史的核心奥秘——耶稣基督的复活不仅是战胜死亡的记号,更是人类回归天父怀抱的开端。
二道沙河教会了解他们的情况后,立即派出医生护士给他们诊病、输液、打针;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团结一心、战胜困难;还组织教友开展了给他们送粮、送煤、送钱的送温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