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文化似乎已失去了对善与恶的意识,而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肯定有慈善存在并获胜这事,因为天主是慈善的并好施仁惠的(咏119:68)。慈善是激发人去给予、维护和推展生命、兄弟友谊和共融的任何一切。
大会官方网站〈www.fabc.org/asian_mission_congress〉解释,这个亚洲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基督徒深化信仰,认识他们对传教工作的权利与责任,进而增强传教意识及明白传教的需要
是不同的意识型态吗?是不同的阶级、国籍、文化和肤色吗?是开放或保守思潮的差异吗?是民主、自由、人权、公义的定义和内容吗?是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和观点吗?
是不同的意识型态吗?是不同的阶级、国籍、文化和肤色吗?是开放或保守思潮的差异吗?是民主、自由、人权、公义的定义和内容吗?是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和观点吗?
然而事实上从我在大学时期因为研究存在主义而对西方人文意识的基础——基督文化有所认识,尼采使我感到有必要了解他批判的到底是什么,雅斯贝尔斯使我体会到一个作家在基督宗教的遗产中可以有多么自由
门徒班每个学员的改变有目共睹,所有人都感受到,学员们的生命更新了,灵命成长了,福传意识大大增强了。
堂区神父与修女们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带他们朝圣,并成立了以青少年为主的祈祷团体:以圣事滋养灵魂,以祈祷赞颂主恩,加深青少年的信仰,发挥青少年的朝气,提高他们爱主的热情,增进他们服务教会、对社会的奉献意识。
家庭是其它制度无法取代的巨大社会财富,必须得到帮助和加固,好能永远不失去社会为公民服务的正确意识。
然而,接纳的意识在教会内大为增长,因为教会总是怀着一个母亲的心肠注视人,为人谋求福祉和救恩。
通过对文化进行道德评价我们发现,倡导伦理道德的孔子和拥有真理——《圣经》的耶稣的道德教诲,给人类提供了判断的标准,行动的方针指南和良心的工具,为人类的文化指明了方向和划定了内容形式,使人有一种伦理道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