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神父定的是每周四去进行圣经分享,每月底送一台弥撒,鼓励韩大姐兄妹八家人赶快为主福传。果然每月底送弥撒时都有10多人领洗。就这样昭陵这片信仰盲区一年多时间就有128人受洗。
刘静山六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入了渡口天主堂小学上学,1927年春,转至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天主堂学校上高小一年半。至此,刘静山在教会学校读完了小学。
典当商是个外教人,他对圣体有好奇心,于是他对妇人说:假如她把神父在领圣体时所送的圣体给他,就把衣服送给她。可怜的妇人同意了这可耻的要求,去参与弥撒并领圣体。暗地把圣体由口中请出带到典当商家里。
后来从小姑子口中得知,奶奶由于腿疼行动不便,每次吃饭都是送到她屋里去。得知这一消息后,她决定自己揽起给奶奶送饭的活儿。
母亲和妹妹一次去港澳旅游时,精心为他挑选了一枚十字架作为礼物送给他。伯铎幽默地说:“妈妈,我的十字架已经够重了,你还要再送给我一枚啊!”母亲会心地笑了。
老人告诉我,店主人离开这里好些年了,他把大儿子送进了修道院,现在是一个大教堂的神父,二儿子上大学,现在是省里的厅级干部,他的老伴早于他死了。
临走时堂里的柳叔叔、陈阿姨、段叔叔热情地把两位老人平安送上车,并相约下个主日再见。下个主日到了,毕爷爷和梁奶奶早早来到了弥撒点参与弥撒。
从此,他每天11点半下班后,匆匆地吃几口饭,立即提上装满50多根冰棍外面包着小棉被的大竹篮,步行8华里为建堂工地送冰棍,发完冰棍后,顾不上休息,又匆匆赶回上班。就这样一直坚持了40多天,直到天气转凉。
《每日圣言》送下乡2012年的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宋福军回老家时,途中经过承德平泉的一个小堂口,就去这个堂口过瞻礼,弥撒中读经时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每日圣言》,看完后放到了跪凳上。
此后,福传员常往敬老院给他送吃送穿,拆洗被褥、衣裳;又给他传授基督福音,讲解圣教要理,从而认识了天主。于2005年3月26日,郝神父为他授洗,洗名若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