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对中国修院当前灵修培育多方位检视1、灵修培育理念不明确2、灵修理论与生活脱节3、缺少灵修氛围4、神师匮乏二、现代修院灵修培育的方向1、肖似基督1)、与基督结成至交2)、不断地寻找基督2、忠于教会
前言一、对中国修院当前灵修培育多方位检视1、灵修培育理念不明确2、灵修理论与生活脱节3、缺少灵修氛围4、神师匮乏二、现代修院灵修培育的方向1、肖似基督1)、与基督结成至交2)、不断地寻找基督2、忠于教会
灵修是超越文字、感性和理性思维,上升到超性范畴,与主生命发生对接的一种境界。
面对星火燎原的疫情、反复封城的措施,教宗写道:「当前处境让我渴望怀著谦逊、关爱和开放的态度陪伴每一个人、夫妻和家庭。」教宗这封信函着重于耶稣每天在家庭生活中的临在。
一提到修院马上让人联想到“大门深锁”、“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等字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修院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又神圣的地方。
究竟有炼灵吗?究竟有炼狱吗?有位基督教友朋友一片好心地向一位天主教教友说:如果天主教也像基督教有十一奉献制度,十六世纪卖赎罪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2007-2-10总第292期的“信德”上,曾摘录刊登基督教灵修专家谭沛泉博士《平凡生活与灵修》一书中的“读经灵修的态度”之——看圣经如占卜问卦一节。今续登之二、之三、之四。
这份文件强调了始终陪伴病人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各种安乐死或协助自杀的行径。而且就在那几天,世界医学会这个与宗教信仰无关的组织,也确定了他们反对安乐死和协助自杀的立场」。
此外,在本主日五旬节的福音中(惨阅若20:19-23),复活的基督向门徒嘘了一口气,并派遣他们到天涯海角宣讲天主与人类修和这好消息。
10月16日,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灵修班宋安平、陈相臣、张领天、王博洋、李超、李亚杰、王安江7位修士在弥撒后接受派遣,赴安国鸣远乐龄之家进行实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