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迫使子孙後代将在一个沦为废墟的共同家园中生活。教宗指出,面对现时的生态危机我们应认真省察,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希望留给那些後我们而来的人、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一个怎样的世界?
3月中旬李乾坤夫妇在其倒塌房屋的废墟上李神父走访受益人李乾坤家帮助有需要的人或家庭,这就是恩人最根本的心愿,也是进德实施项目的基本原则。由于受益人相当分散,项目开始时曾担心过落实问题。
抢救工作继续进行着,一个两岁的女童昨天16日被从她所在的幼儿园的瓦砾下救出,仅在前一天在一家酒店的废墟中救出了23人。联合国表示以寻找生还者为优先工作,但令人最担心的是传染病的危险。
接着,教宗说,青年被赋予一个激动人心并具挑战的使命:“在我们周遭的一切似乎都在崩塌的时候要挺身站立;成为哨兵,准备在夜晚的异像中看到光明;在废墟中成为建设者;有梦想的能力。”
[page]在废墟上新建的板房(左,蓝色)全貌白鹿多功能板房:符合教友信仰生活与灾民社交的需要,为神长提供了安全住所。彭州市白鹿镇板房已完工使用。
战争、自私和冷漠正在我们眼前将“曾经散发著爱的芳香的街道”变成“废墟”。
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说是在一堆废墟上,从头开始福传事业,现在该堂在大瞻礼日,有一百余人参与弥撒。由于传教事业受传统方式的束缚,牧灵不见起色,教友的宗教生活也只流于公式化,让人心急如焚。
他补充说,尽管「废墟仍然围绕着我们,但人们已经开始纷纷前往图书馆进行科学研究或学习」。下一步将是安装互联网,并实现档案数字化。
另一方面又有着顾虑:很多灾民不愿去任家平安置点,因为废墟会使他们触景生情,重忆起悲惨的往事,并且,新的安置点在山上、河边,灾民们怕余震使山倒塌,板房再一次被水冲走。
清朝末年,眉县大旱,庄稼无收,灾民群聚圣山逃税抗赋,官府发兵围剿,大炮连击圣山,建筑夷为废墟,因山上弹坑随处可见,故又易名炮窝山。后经侯志文司铎率教友于本世纪初重建,圣地恢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