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财富和权力如果本着公正和爱德的原则用於为穷人和大众服务,就可成为促进公益的积极因素。但是,若它们在自私和专横下被当作特权来使用,它们就会成为腐败和死亡的工具。
如果不结果子,就会被天主所弃。现在斧子已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路3:9)我们知道,树虽然有单独的作用,但它靠群体的力量才会产生最大的效能。
如果我们不理解远方地平线吸引我们抵达那里的魅力,我们就尚未成熟。在现世的旅途中,人从不孤独。
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一点,我们就无法明白基督的讯息,无法明白福音。第二个关键词是微小。梅瑟说,上主拣选以色列子民,因为他们是所有民族中是最小的一个。教宗解释道:上主爱上了我们的微小,为此而拣选了我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基督徒,如果我得罪了人,就该主动与人沟通,消除过节,当然还要进入告解亭,以求得天主的宽恕。但当你走出告解亭的时候,在你的良心上是否还存有阴影呢?
如果我们能甘心受约束,乐意接受十字架,愿意破碎自己,除去一切不符合天主旨意的东西,我们就能得以获享永生。可惜,能在一生中谨小慎微,舍得放弃世俗欢乐,花这种代价的人毕竟不多。
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感受到教会,我们就必须感受到天主子民。当我们今天谈及子民时,我们必须当心!因为有些人会说:‘你们终会成为民众主义者。’他们於是就煞费苦心地加以论证。
教宗说:「如果一名司铎没有每天接受上主的塑造,他就成了无精打采的司铎,在牧职上因循怠惰,既缺乏福音的热忱,也没有对天主子民的热情。
如果这些人比基督徒更精明,我不说他们是基督徒,因为有许多腐败的人自称基督徒,如果这些人比忠於耶稣的人更精明,那麽我要问:是否存在一种基督徒的精明?
没有苦难,喜乐就变得没有依据;没有苦难,天国就成了没有台阶可以上去的空中楼阁;天国的圣人如果都没经历过苦难,那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俗!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