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唁电中强调萨尔迪枢机的「神学培育」,以及「他在勤奋又谨慎的工作中应用的聪颖而睿智的才华」。
此后十余年先后在西直门内备修院、西什库小修道院、北京文声大修道院、北京厂桥大修院接受神学培育,1956年7月1日晋铎。
同样的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在比较发达的、拥有修院或其他培育和文化机构的教区。
教宗方济各于11月11日致函大会,谈到司铎、司铎培育及其使命。教宗在信函中首先指出:我们不需要教权主义的司铎,他们的表现会使人远离上主;我们也不需要做官的司铎,他们设法寻求自己的安慰,远离上主。
最后,缪勒总主教坚持对离婚再婚者进行牧灵照顾的必要性,特别强调这项工作不应简化为领圣体的问题,因为除了圣体圣事外,也有与天主共融的各种方式,例如:在信、望、爱、忏悔和祈祷中共融。
福传活动是堂区教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福传工作的有效形式。福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活跃堂区福传气氛,调动神长教友的福传积极性,促进堂区福传事业的发展。
带着疑问我认真的翻阅整本年报,发现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醒目的个人形象照片,只有娓娓道来的堂区工作,点点滴滴的倾述着袁广义神父和教友们一起走过的春秋冬夏,日子好像过的很快,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日子又好像过的很慢
这个工作是经由天主命令管理教会的人士来完成,他们便是与伯多禄的继承人共融的主教们。”随后,教宗指出,富裕的西方即使受到模棱两可文化的影响,渴望灵性的文化却非常普遍。
导言文化互融训令解读1、什么是礼仪本地化2、礼仪本地化在救恩史中3、礼仪本地化的要求4、礼仪本地化的原则大陆教会的礼仪现状1、五花八门2、教会观念淡漠3、礼仪培育不足4、礼仪文件及礼书匮乏我们如何推动礼仪本地化
今年是献县教区家庭年,教区主教非常重视家庭培育,尤其是婚前未婚青年的培育,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婚后生活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