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教会的需要,应邀陪伴大家退省的张若翰神父从“划向深处、宣讲天国;优先选择穷人、积财于天(及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基督化生活:跟随耶稣、接受痛苦,勇背十字架;谦卑服务,健康生活”等为主题带领默想祈祷
讲完这个故事,查克·费尼说:天主那里没有银行,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媒体追问查克·费尼,为何非要捐得一干二净?
在论述了弥撒的三个部分,即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仪之后,枢机请在场的人默观感恩圣事“有如基督在教会内的真实临在”。枢机问道,如何看待这个如此高深又难理解的奥迹呢?
每人贡献自己的财富,每人贡献自己的特恩,就这样,互补变成巨大财富。它不仅是善,也是美。当今,婚姻与家庭陷入危机。我们生活在昙花一现的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作为公开承诺的婚姻。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解释了与无神论者观点不同的基督徒死亡观。以下是教宗方济各的讲话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我钦佩你们,因为你们勇敢地冒着寒冷来到圣伯多禄广场。真是令人钦佩。
为了准备心灵,诠释我们心中对天主的渴望,加以默观和培养,从而将渴求的灵修发扬光大,托伦蒂诺神父阐明,「接触自身的渴求绝非一件易事,但若不如此,灵修生活就会与我们的现实脱节」。
教宗指出,玛利亚透过这个举动进行默观,敞开了默观之门。而犹达斯想到了钱财和穷人,但是他并不关心穷人,因为他是个监守自盗的贼。
所以富人这个观念在福音中与骄傲者是同义词,正如贫穷的人在福音的传统中与谦逊是同义词。所以富人的基本生活态度是一心满足于自己的财富,而拒绝接受天主的救恩,对这种人来讲进入天国根本是不可能的。
教宗提问道,我们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不把学位等同於更多财富或更大社会声望呢?我们能否帮助他们意识到,大学培育是在培养他们以更大的责任心去面对今天的问题、最贫困者的需要,对环境的守护呢?
她也有“伟大的使徒精神”,生活在“对净配基督的默观和为灵魂得救的不断祈祷中”。因此,在她的生命中有两大轴心:即至圣圣体和童贞圣母,她致力于推广永拜圣体并从事青年教育的使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