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释道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圣经饱含天主的智慧之道与信仰之道,圣经阅读有助于孩子们在智慧及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增长(路二52)。
苦难会令人疲惫不堪,天主会怎样对待他疲惫的仆人?是给与他们丰富的物质赏报,还是让其在别人的追捧和赞美中得到满足?
冲突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与人相遇和对话的能力才是。 教宗表示:我衷心愿意向这冲突中所有遇难者、向那些受苦的人,尤其是儿童,以祈祷表达我的亲近和关怀。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和平的希望。
他们也强调务必抱持国家融入欧盟的愿景,同心协力寻求改革之道,确保所有组成民族享有真正的平等,促进社会各成员之间在修和的气氛中和睦共处。双方最後谈及了某些政治议题,包括与区域各国合作的重要性」。
仆人必须懂得等待,因为「忍受迫害和敌意是基督徒圣召的一部分」。当天福音比喻凸显出两种态度:「一方面是主人的目光,高瞻远瞩;另一方面是仆人的目光,看到问题。」
他谦卑,有圣德,常称自己是仆人的仆人。他在世时曾致力于各宗教之间的对话,合一,也为世界和平而奔波。他身上所散发的基督精神已经影响了其他的宗教、民族和团体及他所到之处。
主教也邀请教友们为亡者依纳爵祈祷,祈求仁慈的天主恩赐他的仆人进入他所预许的天国。
很快,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浪费地吃喝,醉得不省人事,变得像猪一样痴肥愚蠢。“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
面对矛盾冲突,明智的人,缓于发怒……(箴19:11),耶稣生前力倡和平对话、规劝(玛18:15-17)及宽恕(玛18:22),因为武力与暴力均非解决争端的上策,更非和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