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教理告诉我们:“我们对天主的整个救世计划越熟悉,圣经对我们说的话就越能听进去。”在这里我们做个比喻来加以解释,以求明了。
这些天,我们陪同圣母妈妈和天朝诸圣一起默观耶稣的苦难圣死,默想圣经关于耶稣救世赎世的记载,体验天主对人类莫可名言的爱情,钦崇和朝拜天主的美善宽仁和无限慈悲。
“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0-11)这是在圣诞夜天使向牧羊人报告的好消息。
跟随主耶稣基督,我们就有了为了天国,为了参与主耶稣救世爱人事业而奋斗的人生目的。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目的,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不会使人迷惑,反而有了新的价值。
清代袁枚《绝命书》的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正是基督一生经典而完美的写照: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4)。
他深知自己的限度,恳请「代祷的持续支持,祈求『在启发圣经撰写工程的同一圣神内』成就他翻译圣经的工作」。
(2)关于若望的记载圣史若望在对耶稣的生命进行逾越化的过程中作了更进了一步的发展:在逾越奥迹的标记下,他将基督的整个奥迹放置在祂于历史中所实现的救恩工程当中,也放在福音中所提到的圣事性标记里,同时也放在福音中所叙述的类型预像里
她就是这样谦逊,从点点滴滴做起,做着基督拯救工程的得力助手。她不仅给慕道班授课,而且还为那些平日里因时间关系而不能来听课的朋友们补课,有时候还接受神父的派遣去慕道者家传授道理。
每当教堂里有工程的时候,大家不再是拿着十块钱来献弥撒,而是拿着更多的钱来奉献。当然——账目是要公开的!而我们神职人员离了弥撒献仪是完全可以活下去的!
他强调教会在继续上主的拯救工程,因为教会在不断地寻找路边的穷人和受苦者,视病人为会晤基督、接纳和服务基督的首要途径。教宗继续说:照顾病人、接纳并服务病人,就是在服务基督:病人是基督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