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颂祷》,复活主日诵读,对经一)亲爱的兄弟姐妹:我以每日颂祷中的这句话,向你们宣报复活,这句话让我们回忆古代以色列子民在越过红海后所唱的赞美诗歌。
他们寄予拯救以色列厚望的耶稣死了,他们的希望也随之灰飞烟灭,他们要离开那使他们伤感和失望的地方。
由于耶稣的身份非常特殊,而当时的犹太人却又误以为耶稣就是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宗1:6)的那一位政治家,因此耶稣的智慧和明智刻意采用这个相关的名词人子,一方面使误解他是政治领袖的人(参阅若11:48;路24
艰巨但又不可或缺的修和乃是缔造共同安全的未来与和睦共处的先决条件,但这样的修和除非经由更新、毅力和真诚的努力,来调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否则无法实现。
以色列政府也邀请我,而我相信巴勒斯坦当局一样。我们正在考虑,尚未确定。我觉得可以去亚洲一次,尤其是亚洲是本笃十六世没有到过的地方,尽管他很想去。也许斯里兰卡、也许菲律宾,我未肯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82年,当她得知黎巴嫩贝鲁特一所前线医院有60余名巴勒斯坦弱智儿童处在生死关头时,她便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那里,劝说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暂时停火,使她进入医院,把那些儿童一一抱上车
人之小团体没有继任神父(1位,90+岁)没有社会影响俄方领导重视对中俄关系重要2014年首牧来华访问,2015习访俄会见首牧,及中俄合作重建中华东正教会配合中俄友好关系历史性访问中国犹太教2015重启..对以色列友好摩门教
我跪下来,随手打开圣经,《申命纪》中梅瑟的第二篇演说呈现于我面前,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
我们在《肋未纪》中找到了详细的记述,它把禧年描述为以色列子民宗教与社会生活的高潮。每50年,即在赎罪节日(肋廿五9),当全体子民呼求上主慈悲的时候,号角声将宣布自由的盛事。
愿基督面容所彰显的新人肖像能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在圣地的和睦共处,也有助於人们本着耐心的意愿与每日的努力,通过直接、坦诚谈判来建立一个合理且持久的和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