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2日上午在梵蒂冈皇室大厅接见了驻圣座外交使团,向各国大使发表了他就职后的首篇讲话。与物质和精神贫穷搏斗是他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
在亚巴郎时代,一些重大盟约关系建立前,首先把牲畜劈成两半,让血流在中间,两个立约的人并肩从此走过,表示彼此恪守盟约,谁若毁约,就要受到死亡的诅咒,像劈开的牲畜一样。
教宗从这个观点展开他的首篇世界传教日文告。
首先由王科健神父主讲《我信肉身之复活》和《我信永恒的生命》。
更靠近它一点,教宗说,我们可以首先说盼望是危险的,它是一种危险的道德,但是它是美德,就像圣保禄宗徒说的那样‘这是关于对圣子的启示的热切期望。’它不是一种幻想。
(若12:46)将临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将临期首主日至12月16日:这段时期,强调将临期的末世特色,促使我们期待基督在世界末日时光荣再来,完成天主拯救人类的工程。
教宗在圣召节文告中指出圣召的动力:首先为充裕的庄稼感到惊讶,知道只有天主才能慷慨施与这样的作为;然后对先我们而行的爱,心怀感激之情;最后敬慕天主施展的作为,祂邀请我们自由地参与祂的行动,与祂合作并为祂行动
教宗从这个思想出发,反思他首篇社会传播日文告的内容。他首先提到,相遇文化要求我们不但愿意给予,也要接收别人的讯息。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能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更多机会彼此相遇和关怀。
谈到波兰社会和教会的3个基本问题:家庭、青年和圣召,教宗援引《福音的喜乐》劝谕,首先谈家庭。他说家庭是学习在差异中共处、彼此相依及父母向子女传递信仰的地方。
赵神父的抗日工作,首先从后桑峪天主教友中着手,配合当地抗日政府,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当时参加正规部队的青年就有10名。后桑峪两盘生铁炉,18名工匠,先后举家42人,加入了怀来芦子水八路军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