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在修女的鼓励下也不好推辞了,硬着头皮走上了祭台。没想到,之后修女继续让她在弥撒中读经,而且每次都对她说:你读得很好!这样的鼓励使刘怡对读经产生了兴趣。再后来干脆让她负责读经组。
后来,在这马槽上建了一个祭台,如此,这个曾饲养牲畜干草的地方,人们现在能从这里领受那无玷羔羊,耶稣基督的肉体,为得到灵魂与肉体的救恩,就如多玛斯•切拉诺(ThomasCelano)告诉我们的。
在露德的义工和病人从浴场出来,我们看到圣母山洞摆好了祭台,知道有弥撒,于是我们坐在椅子上等候。
他们心中有热火,愿意更多的为教会服务,并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最终走上了服务祭台和社会的道路。虽然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用来为教会和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相信天主会更多的降福和助佑他们的家庭。
这一天,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在教友们的见证下,他穿上神父的祭披走上了神圣的祭台。从此,在人生的旅途上开始了一个新征程。如今他是一位司铎,更是一名战士。一个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信仰,奔波在福传路上的战士。
我们到达安多尼大殿时,圣堂中央祭台有位神父正在做弥撒,有几百位教友在虔诚参与弥撒。但是在圣堂里面的周围走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庞大的朝圣人群,络绎不绝。我们跟随着人流,瞻仰一个又一个圣堂里面的景点。
孟太太打开带来的小木箱,拿出一块绣了浅色花草的洁白长桌布,铺在房间唯一的一张大案上,这就是今晚弥撒的祭台。孟先生帮忙自小木箱内小心翼翼取出一座苦像,及一对白蜡烛并点燃,然后双手捧着圣爵,恭放在祭台上。
1997年,教区向外发出了求援信,最后集资20多万元在磨子山上重修祭台、围围墙、修水泉、整修道路,做了一系列的修缮工作。如今,磨子山一改往日的荒凉景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的圣者。
一个20来岁的青年走上了祭台,他的分享一下子把教堂里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调动起了教友们参与弥撒的积极性,他说:我很相信天主,多次向天主承诺要做一个好教友,但当我出外打工时,我软弱了,不由得做了对不起天主的事
而教堂的内部因年久,大门、小门、墙壁都出现了裂缝,由于参观的人多踏损,地面高低不平,倒是小祭台上供奉圣母像的一些鲜花给这座昏暗的教堂增添了一分亮丽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