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念《天主经》以前,教宗提到,《马尔谷福音》记载,耶稣提醒祂的门徒,我们常有穷人与我们同在(十四3-9),「我们应当与穷人彼此分享日用的食粮」,不可对他们麻木不仁。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大家都知道,保禄虽曾写过不少书信,但留传下来的只有十四件。他在给格林多教会的信中,曾如此写道:“我先前在信中给你们写过……”(格前5:9)但这些先前写过的书信,我们却一无所知。
菲西凯拉总主教表示,「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与许多社会边缘人士一同庆祝禧年,是要教会记起耶稣所说的:『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谷十四7)。
总教区还计划为这些十四、五岁的学生安排神师,以培育他们的灵修,保持想当神父的心火。金神父指出:「我校在培养司铎人才方面拥有悠久传统,已故金寿焕枢机就是其中之一。」
(若十四26)教宗解释说,“护慰者”在希腊语中原本的意思是“站在另一人身旁,为了支持和安慰他的那一位。”教宗说,耶稣继续通过圣神的行动来教导和鼓舞宗徒们,圣神帮助我们在全世界传播福音的使命。
(参阅:若十四27)相反地,今天世人一心谋求个人私利、物质财富,只想占领更多地方。这是件恐怖的事,因此我们伊拉克人陷入巨大困境,痛苦煎熬。教宗的使徒工作是:在世界上撒播和平的种子。
祂对我们说:“我要给你们派遣圣神”(参阅:若十四26)。祂正是在临别承诺派遣圣神时,吩咐门徒们:“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谷十六15)。是圣神的力量促使我们在世界上宣讲福音。
在当天福音中,耶稣说:“天地要过去,但是我的话决不会过去”(谷十四31)。这是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向的讯息。为此,教宗建议,在需要做重要选择时,在做决定前,先设想自己是“站在耶稣面前”。
当天弥撒福音记述了耶稣许诺要为门徒们派遣圣神的一番话(参阅:若十四26)。耶稣告诉祂的门徒:“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祂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