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独处,需要面对不洁之欲带来的各种痛苦去省察思考生命里的每一份失败与收获,在缤纷多彩的日记上填补所有的空白,让岁月用感恩的方式去充实、升华那份追求的圆满。
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会影响到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衰落废颓,因此,我们为了追求这些外在的事物,往往表现得聪明伶俐、机智果敢、异常活泼,并深感时光的短促、精力的有限、机遇的难得,不足以让我们干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
生活在老师身边五年,耳濡目染老师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对人生、信仰的执着追求,为学生是刻骨铭心。
然而,在追求金钱的同时,我似乎正在失去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失去作天主儿女的身份、失去我曾梦寐以求的天国产业……忽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轻轻地扭过头,却发现故乡的太阳很温暖很柔和……(夏伯铎)
今天,难道我忍心放弃这美好的追求吗?可是,钱,毕竟是一个现实问题啊!那年春天,我做小买卖居然非常顺利,赚了点钱。我又在会长和教友们的催促下,听了徐锦尧神父的演讲。
然而,就在这个追求享乐的世界里,不知有多少献身于主的高尚志士和社会优秀公民甘做一头头默默无闻的“驴驹”。
在与神父们接触短短的二十天里,我感受到了宋神父对福传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李神父的幽默与才学、张神父的稳重和博爱。与他们相处时的一幕幕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感谢天主让我拥有这段美好的时光。
他的神目开了,他懂得了人生如何才算有意义,明白了自己以前追求的不过是一些虚妄的事,他知道了自己的使命。他成了耶稣会的第一批会士。于是他遇到了本不该属于他却终究属于他的去偏远贫困的印度传教的使命。
可是,圣洁无罪的基督(希:七,26),从未有过罪恶(格後:五,21),而只为了补赎人民的罪而来(参阅希:二,17),教会在自己的怀抱中,却有罪人,教会是圣的,同时都常需要洁炼,不断地实行补赎,追求革新。
但是追求理想和真理的人仍然很多,他们有更高尚的追求,他们超越物质的东西,为能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由此看来人的生活价值,取决于他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以及他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