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们以耶稣为希望,我们就能逐渐发现得胜的生活方式就是种子那种谦卑的爱的生活方式。没有其它途径能战胜恶及给予世界希望。可是,你们会对我说:不,这是一种失败的思维!
灵修反思:教会在世上是被攻击的“母亲”,但她的子女靠主得胜。我们每次接近圣体圣事时,都是在参与基督的生命,拒绝龙的吞噬。
最后是与我们的恶习搏斗,对抗原罪在我们内留下的痕迹,使在基督内的新人得胜。
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场战斗,一场极漂亮的战斗,因为每当上主在我们生命的每段旅程上获胜,祂就赐予我们喜乐,无比的幸福:上主以祂白白施予的救恩行动,在我们身上得胜的那一喜乐。
基督徒的喜乐是一份恩典,是圣神赐下的恩典,是拥有一颗时时喜乐的心,因为主耶稣已经得胜为王,坐在天父的右边,祂凝视着我,派遣我,赐给我祂的恩宠,使我成为天父的子女。
笔者认为,不止中国人有这些问题,其实作为人,这些是人的劣根性、罪,只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与环境使这些问题比较多的在中国人里面出现,作为中国的基督徒,我们如果靠着信仰来得胜自己性格中的劣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更许下这灵魂必能得胜他在世上的仇敌,尤其在临终的时刻,必能制胜它。我要亲自保护这灵魂,如我爱自己的光荣一样。”“凡在那城或那家恭敬我这画像,我必保存那城或那家。”
暴行不会得胜,因为《默示录》使我们确信,美好事物比凶暴更强而有力。天使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相信就会有幸福,有一种信任的‘快感’。
教宗在礼仪结束时诵念了一篇祈祷文,指出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残杀人的刑具,也是得胜的旗帜;世界有暴行,人类道德败坏并自私,但也有善良的一面。公拜苦路礼仪中,参礼的信友们手持蜡烛与教宗一起默想基督的苦难。
讲一个祈祷得胜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