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对堂区史愁眉不展之际,上个世纪末在清理教堂一侧倒塌的房屋时竟发现了一贞女墓碑:清故显姚仉氏之墓、大清康熙18年(公元1664年)12月14日立,早年加入圣母会。
项目的另外一个负责人王卫东则称,这个项目是他愿意将来刻在墓碑上的项目。
1684年7月17日,恩理格神父去世,康熙皇帝为恩理格神父墓碑御笔题字。恩理格神父曾参与编译《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圣人墓碑前祈祷参观完圣墓,每个教友的心非常沉重。陈神父还组织了教友分享。分享中教友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朝圣增加了信仰根基,看到了先人们为了捍卫信仰,面对恶人的迫害临危不惧。
教宗读著他们的名字,抚摸著摆满鲜花、毛绒玩具和玩具的墓碑,真切地为他们默默祈祷,并放上一束白玫瑰。然后教宗热情地问候了幼小亡者的亲属;他们虽然眼泪纵横,却获得了安慰与慈悲的关怀。
他死后葬在科尼士堡,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他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心中也常充满敬畏之情,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证明:上主在我头顶,也在我心中。”
教堂的后边是一片宁静的墓园,造型不一,占地大小不同的一片墓碑和葱郁的绿色植物让一切看起来赏心悦目。几乎每一个被擦拭得光洁如新的墓碑碑座上,都放着花束或盆栽。我们和祖先的来往很密切的。
这篇悼词可作为他一生的写照,不仅镌刻在他的墓碑上,也永久地留存在教会对他的记忆里。
周江疆的墓碑上,应该写着这里躺着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而不是这里躺着一个舍己救人的富二代。这或许也是周江疆及其家人希望看到的评价。
遥望墓地,那是一片凄凉的荒野,稿草淹没了坟丘与墓碑,像是一片被人遗弃无人问津的土地。生于村野,葬于荒野,就是老人生命的内涵吗?及至墓地,沉闷的心情才被眼前的景象减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