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久,又出现了礼仪之争,给刚刚展开的中国福传运动重重的一棒。中国教会福传的再复兴应该说是1840年之后的事情了。
可是我要说:“正因为泪是宝贵的,所以我要流,要在福传路上尽情地流,尽情地洒!”现在的我还是一位神学生。然而主早已在内心告诉了我的责任感。每每学院放假,本该是轻松的时候,我却总要背上一个“沉重的包”。
李玉铎先生亲自见证了“武安奇迹”,因此,他受到启发,撰写了脍炙人口的“福传先锋——郑瑞平神父”。此文在“信德”上已刊登,郑瑞平神父的“福传先锋”之雅号,就此被封定。
教会必须进行普世福传的工作有许多理由,但最主要的还是主耶稣的命令。
“福传”一词早已印在了的我脑海里,记得2003年时,我就听到了太原教区古城营“五朵金花”的福传美名,我很羡慕她们;接着五府营福传队伍走村串户的福传事迹又传到我的耳里,我觉得她们好辛苦。
上主,我一呼求你,你就俯听,使我的灵魂力量倍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一人能幸免。哪有吃了五谷不生灾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常常受到胃痛的干扰,只要一感觉饥饿,必须进食。
河北邯郸教区的福传事业近年来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福传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在基基团、福传拉拉队和火头军之后,又酝酿出了一个新的福传方法:百分之一福传目标、阶段式管理办法。
在我们上海徐汇大堂的教友中,热衷福传的人还真不少,今天我就单把唱经班里的几位福传热心教友表一表——先说一说唱经班的胡士湄教友,他可真是一位热心福传工作的好模范。
倘若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得福传,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福传的热情和动力,在福传中应当抱有怎样的态度,又该如何具体地进行福传呢?下面我们就试着来探讨这些问题。
———福传点滴(二)四、福传模式初探知道应该去传福音,不等于就有了福传的能力。耶稣在升天前嘱咐门徒:“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