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与空虚自己的基督同化,应有这两种自我空虚的心态。这就是教会传统中,个人的苦修和服务他人。
政策环境要对头,整个民族的心态要好,摆在正确的位置,而宗教的内部,关键是要出一批真正的领袖。因为宗教的“神”,是要通过人来体现的,能代表“神”的人是最重要的。■
那些无论针对男女劳动者的不人道对待、不合理的薪资待遇、工作不稳定的困境,以及多少工作意外造成的死伤,往往来自雇主选择贪小便宜而不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的心态……。
通过解读这些梦境,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天地通我,我与天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感应。
首先,圣若望保禄二世提出,在今日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已忘记了慈悲这主题:「现代人的心态,似乎较过去人的心态,更加与仁慈的天主相对立。事实上,现代人倾向从生活和人心中剔掉『仁慈』这概念。
采访过程中,张恩一直充满着感恩和对天主的信赖,他希望更多的外出务工教友珍视天主赐予的这份最珍贵的礼物——信仰,以开放的心态,回应天主的召叫,提防各种诱惑,主动地融入到当地教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乃至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不同的文明与价值体系彼此冲突、博弈,引发巨大的动荡;全球不同信仰、民族、价值观的公民表现出大异其趣的心态。
每个人都以孩子般的心态,开启了由河北“信德”组织的为期9天的以色列朝圣之旅。
一段时间之后,从北京回到长治,田连恩夫妇一起走进教堂,情不自禁地和教友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心态的转变,然而思想离行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田连恩说:这时我心中的恨意消失了,但还没有做到主动去与弟兄们握手言和。
(1)教会的自我认识时代的变革带给中国巨大的变化,无论社会的发展,还是整个国民的心态变化都超出中国教会的适应能力。从某种角度讲,教会内部遭遇世俗化的侵袭,表现出自我迷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