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1707)最后,“圣洗在给予基督恩宠的生命时,把原罪涤除,使人重新归向天主。但原罪的后果,即堕落而倾向于恶的人性,仍留在人身上,并促使他展开属灵的战斗。”
正如《天主教教理》解释,“这事[空墓]本身并非一个直接的证据,因为基督的身体不在墓中可能有其他的解释。话虽如此,空墓为众人却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标记。门徒们对它的发现乃迈向承认复活事迹的第一步。
三、《天主教教理》的教导:圣母是我们的希望标记《天主教教理》第966条告诉我们:“童贞玛利亚……当她尘世的生活圆满结束时,灵魂肉身一起被接到天上的光荣中……她是教会未来的标记和开端,预示着我们也要同她一样在光荣中复活
以后教友王金文、李兰英、陈桂珍、张姨、赵姨等教友常到她家里讲道理,并给她《要理问答》、《祈祷手册》、《正视人生的信仰》等书籍,饱受病痛、寂寞折磨的刘冬梅,开始如饥似渴地看教会的书籍、报纸,了解信仰,诵念经文
可是神父却说,我那儿的学生有点多,没有住的地方了,我给你一本要理问答先看着吧。我看不懂上面的意思,也没有很好的去看。陈裕敏在县城读高中,后来因家里出了一些问题,只得辍学回家。
(摘自《天主教信仰与生活问答》,“信德”即将出版)
《要理问答》中讲,天主“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不在生前,必在死后。”假如我们现在所受的痛苦,是因为犯罪受罚,我们可以咬紧牙关挺过去,可以死后到天堂。岂不比死后受罚进炼狱、下地狱要幸运得多吗?
当然协议不能白定,会议不能白开,全家人都心服口服的心甘情愿的听我的安排;我先是让她们学要理问答,教他们念早晚课,闲了还给他们讲圣人的故事,讲圣经里的故事,又请神父辅导大家学习圣经,从圣言中汲取信、望、爱三德的力量
在严寒的腊月,我们各组组长带着组员,骑着摩托车,带着礼品(大米、卫生油、教会对联、要理问答等)穿梭在全堂区有需要的贫困人士及病人中间。
我正在想你,你记得我吗,记忆里,我就是见了你既亲切又害怕的一个孩子,我就是那拉着风箱烧火加炭蒸馍馍,手里仍拿着《要理问答》摇头晃脑地背诵省察是什么……的一个孩子,因为背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