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慈悲特殊禧年已进入尾声。教宗将在11月份主持两大压轴活动,分别是11月6日的服刑人禧年弥撒,以及11月13日的社会边缘人士禧年弥撒。
他劝勉基督徒警惕那把人「带向双重生活」的世俗,并强调为了守护基督徒的身份,必须表里如一,避免世俗生活的种种诱惑。
从《圣经》的记载和世界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在人类生活和建设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圣召兴盛和衰微的环境。就像我们的基督徒先辈们克服了他们各自时期有关圣召的挑战,我们的信仰驱使我们现今做同样的努力。
教宗方济各于2月2日上午,献耶稣于圣殿庆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弥撒圣祭,这一天也是世界奉献生活日。弥撒后,他来到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众多信友和朝圣人士诵念三钟经。
在外教人眼中这是个很神秘的职业,在我们教友生活中,与神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常听老一辈的教友讲,以前教友们视神父的旨意为天主的旨意,教友们极为服从。
当天礼仪选读的经文以慈悲为主题。教宗指出「我们都是罪人」,这句话并非「理论」,而是现实。「基督徒的美德是自我检讨的能力;这能力甚至超乎美德」,是成为基督徒的第一步。
刘江东神父特意为教友们准备了红包和《慈悲面容》禧年诏书,这些小礼物包含了神父对每一位教友殷切地关爱,同时也希望每一位教友都可以通过《慈悲面容》禧年诏书中教宗方济各对我们的号召来勉励自己,珍惜并渴慕天主的恩宠
早上8:30开始念早祷、玫瑰经、唱圣歌,念慈悲祷文慈悲串经、三钟经,然后钟神父讲道,中午还观看了耶稣受难史,每天下午弥撒结束。钟神父以诱惑、悔改、宽恕、慈悲四点与大家分享。
张志敏从电影《血疑》中得到启发,她要了解自己的病并找到生病的原因:从小学到高中的寄宿生活是有规律的,大家一样的伙食、一样的作息,为什么自己会生病呢?
问:您认为,修和圣事在灵修生活和青年圣召分辨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