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堂区神父在圣地特别为他祈祷,是他的老伴锲而不舍一直为他祈祷、风雨无阻数月陪他慕道、不辞辛劳屡次带他去外地拜访有圣德有学问有爱心的老教友,更是天主的恩佑助佑,使他终于通过慕道在复活节领洗,并于4月18日随堂区朝圣团
为庆成立金喜,教总去年起举行连串活动,包括堂区巡迴展览、堂区领袖交流会、本地及海外朝圣团等,本年二月二十八日还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了综合晚会。
原来她是一直在教堂服务的,主要是为神父们做饭,同时,她加入了为各地朝圣团做饭的团队,与众多兄弟姐妹一起承担起这项繁重的工作。
恰好当天在公开接见活动前,教宗接见了一个乌克兰朝圣团,他们也曾为福音受苦,从不「在信仰上妥协」。教宗说:「今天在全世界、在欧洲,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为自己的信仰献出生命。
有关方面已安排多个朝圣团前往主教座堂及举行特别礼仪,直到十一月十九日的百周年庆典。至今已有数千名不同堂区的教友前来参观。
翌日早上,朝圣团前往位于宁德的国内第一高,且尚未完全竣工的岐头天主堂参与弥撒。据该堂负责接待的陈弟兄介绍,教堂可容纳5000多人同时参与弥撒,教堂两边装饰着美丽的彩色玻璃,色彩斑斓,十分美观。
1715年这位二十七岁的意大利人,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东方,先抵达澳门,后来到北京,居住在东城外的东堂(又称圣约瑟教堂)。由于他擅长绘画,在1723年9月15日被召入京西海淀的如意馆内工作。
1644年,明朝灭亡,李自成对汤若望修订的尚未颁布的《崇祯历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因此对汤若望及北京的天主教会礼敬有加。同年,大清王朝建立,汤若望得到了清政府的器重,令其担任“钦天监”之职。
王执事毕业于佘山修院,宗执事入北京修院后出国留学。晋铎礼由陆新平主教主持,本教区全体神父修女参礼。应邀前来祝贺的还有几位外籍神父及若干名香港修女。
生于北京、在香港接受司铎培育的汪中璋主教,是美国天主教历来首位华人主教。(天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