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指出在青年中唤醒宗教意识的重要性,以此应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引发冲突的诱惑,以及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和盲目的极端主义。此外,声明中也重申信仰引导信徒把他人视为应得到支持和爱护的弟兄。
这份文件将是本次马德里活动的导引线,因为它向所有信徒表明,「宗教从不煽动战争,从不怂恿仇恨、敌意或极端主义,从不唆使暴力或流血牺牲」。
第三个要素是落实那些「禁止散布不宽容和极端主义的法律与规则」。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每天庆祝人类兄弟情谊。
宗教对话的目的是要在不同种族、信仰、文化及不同宗教背景下生活的人群中弥合纷争、消除敌意和歧视,减少宗教犯罪,特别是在当前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民族极端主义)不时制造事端的社会中,宗教信仰者如何求同存异
旁遮普省南部地区,是巴基斯坦国内宗教不宽容和极端主义现象较为严重嚣张的地区。这里经常发生基督徒少女被绑架事件,然后被强迫改教、嫁给穆斯林。鉴于这种情况,纳迪姆做出了艰难而痛苦的决定逃跑。
教宗说:事实上,在许多国家没有公开表达自身信仰和公开践行基督宗教伦理的自由;基督徒和其他少数群体惨遭迫害;恐怖主义现象令人叫苦不堪;战乱和其他原因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原教旨主义和其他极端主义,以及过分的世俗主义经常借端生事
在反对极端主义团体对宗教情绪日益不容忍和政治操控的气氛中,维多多总统重申了他对印度尼西亚多元文化社会的坚定支持。许多引人注目的国家和地区人物参加了坤甸的典礼。
他举黎巴嫩的知识份子赛义德(Radwanal-Sayyd)为例,指出基督信徒经历的处境不仅仅取决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扩展和反对西方的言论。
公开信警告,“在世俗国家中,任何形式的政教混淆都是危险的,特别是极端主义势力的宗教团体和维持专制政权势力的结盟”。
詹姆斯·戈麦兹和钦迈昂在缅甸杂志《伊洛瓦底》上撰文称,国家抵制仇恨言论的法律“常常用来打击和囚禁抨击佛教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