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特稿:从旧约“逾越节”看中国“过年”文化


2014-01-30 08:31:28 作者:师春喜神父

 
    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中国人对过年如此重视,到底是为什么?
 
    “年”是什么?过年又表示什么呢?
 
    据民间传说,“年”原本不是一个时间单位,也不是指某一天,而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及发生的一件事情。
 
    话说在远古时候,有一种非常凶残的动物被称为“年”,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年群,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和点燃柏树枝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从年的指代上看,“过年”的意义在于让“年”过去,即让“年”这个灾难和邪恶越过家庭,越过人类,尔后人们以互相作揖、祝福来庆祝。
 
    与过年同时进行的民俗俗还有贴对联,那粘贴大红对联与过年又有什么联系和寓意呢?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由上可见,从起初挂桃符演变为后来贴对联,其目的是对付“年”驱走“年”,是“过年”的一种手段。看来不管是鸣鞭放炮,敲锣打鼓,焚烧柏树枝,还是张贴大红对联,用意只有一个,就是让象征邪恶与灾难的“年”越过家庭,使人类不至遭难。
 
    透过“过年”这个中国固有民俗的表象氛围和传统讲究,深思过年的渊源、变迁,我们发现,中国人对过年如此重视,真实地反映了人消灾躲难,祈福祝福的基本心愿。而人类这种最原始的心愿原本是不分地区、种族和国家的。联系圣经中希伯来人出离埃及的情景,不由的让我们产生联想和疑问,中国人过年的历史传说是杜撰的?还是与人类历史同出一辙呢?让我们对比圣经故事,看看中国过年文化与天主教信仰之间的一些联系,或许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那么,希伯来人出离埃及的情景又是如何呢?
 
    上主在埃及国训示梅瑟和亚郎说:“你们要以本月为你们的正月,为你们算是一年的首月。 你们应训示以色列会众,本月十日,他们每人照家族准备一只羔羊,一家一只。若是小家庭,吃不了一只,家长应和附近的邻居按照人数共同预备,并照每人的饭量估计当吃的羔羊。 羔羊应是一岁无残疾的公羊,要由绵羊或山羊中挑选。把这羔羊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黄昏的时候,以色列全体会众便将它宰杀。 各家都应取些血涂在吃羔羊的房屋的两门框和门楣上。 在那一夜要吃肉;肉要用火烤了,同无酵饼及苦菜一起吃。 肉切不可吃生的或水煮的,只许吃火烤的。头、腿和五脏都应吃尽。 一点也不许留到早晨;若是早晨还有剩下的,都要用火烧掉。 你们应这样吃:束着腰,脚上穿着鞋,手里拿着棍杖,急速快吃:这是向上主守的逾越节。 这一夜我要走遍埃及全国,将埃及国一切首生,无论是人是牲畜都要杀死,对于埃及的众神,我也要严加惩罚:我是上主。 这血在你们所住的房屋上,当作你们的记号:我打击埃及国的时候,一见这血,就越过你们去,毁灭的灾祸不落在你们身上。 这一天将是你们的纪念日,要当作上主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节日,作为永远的法规。 你们应一连七天吃无酵饼。第一天务要从你们家内将酵子除去,因为从第一天直到第七天,凡吃有酵之物的人,都应从以色列中铲除。 第一天和第七天应召开圣会;这两天一切劳工都不可作,只准你们准备每人吃的东西。 你们应守无酵节,因为这一天我领你们的军旅出离了埃及国,所以你们要世世代代守这一天,作为永远的法规。从正月十四日晚起,到二十一日晚为止,你们应吃无酵饼。 七天内,在你们的家内不准有酵子,因为凡吃了有酵之物的,不论他是外方人或是本地人,都应从以色列会众内铲除。 任何有酵之物,不准你们吃;在你们所居住之处,都应吃无酵饼。”
   
   梅瑟召集了以色列众长老来,向他们说:“你们去为你们的家属准备一只羊,宰杀作逾越节羔羊。 拿一束牛膝草蘸在盆中血里,用盆中的血,涂在门楣和两旁的门框上;你们中谁也不准离开自己的房门,直到早晨。 因为上主要经过,击杀埃及人;他一见门楣和两门框上有血,就越过门口,不容毁灭者进你们的房屋。 你们应遵守这规定,作为你们子孙的永远法规。 日后你们到了上主许给你们的地方,应守这礼。 将来你们的子孙若问你们这礼有什么意思, 你们应回答说:这是献于上主的逾越节祭:当上主击杀埃及人的时候,越过了在埃及的以色列子民的房屋,救了我们各家。”于是百姓都屈膝朝拜。 以色列子民就去奉行了。上主怎样吩咐了梅瑟和亚郎,他们就怎样作了。
   
   那天半夜,上主击杀了埃及所有的长子,从坐宝座的法朗的长子,直到坐监者的长子,以及一切头胎牲畜。 在这一夜,法朗,他所有的臣仆和全埃及人都起来;在埃及发生了大哀号,因为没有一家不死人的。 夜间法朗召梅瑟和亚郎来说:“你们和以色列子民都起身离开我的百姓走罢!照你们所要求的,去崇拜上主罢! 也照你们所要求的,带着你的羊群牛群去罢!也为我求祝福。”埃及人催迫这百姓赶快离开此地,因为他们说:“我们快要死尽!”百姓便把没有发酵的面团和面盆包在外衣内,背在肩上。以色列子民也照梅瑟所吩咐的作了,向埃及人要求金银之物和衣服。 上主使百姓在埃及人眼中蒙恩,给了他们所要求的;他们这样劫夺了埃及人。(圣经《出谷记》,十二章:1—36)
 
    认真比对中国人过年习俗的传说和希伯来人出离埃及的情景,两者之间如此的相似,简直令我们吃惊,难道中国人讲究的过年受圣经中天主选民的影响吗?让我们作如下比较,能否发现一些端倪?
 
    其一、中国过年的第一天是初一,那个月称为农历正月;希伯来人出离埃及的那天称为“逾越节”上主在埃及国训示梅瑟和亚郎说:“你们要以本月为你们的正月,为你们算是一年的首月。季节时间意义上相同。
 
    其二、中国人过年的传说是让“年”这个代表着凶残或邪恶的动物过去,不要给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希伯来人的的逾越节则是让天主的毁灭者越过自家,不使家中长子被杀或家人遭殃,从而使人越过死亡。二者都指躲避死亡,让灾难过去。
 
    其三、中国人过年那天讲究停止一切劳动,穿新衣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好的,特别是除夕还有守夜,守夜要做什么?而希伯来人逾越节的那天宰杀羔羊吃,并且要穿好衣服守夜,第一天和第七天应召开圣会;这两天一切劳工都不可作,准备每人吃的东西,第二天清晨离开埃及。如此惊人的相似,不得不使人深思。
 
    其四、再说中国人过年时,在门的两旁悬挂桃符到后来演变为张贴红纸对联,其目的是为辟邪,逼走凶恶的“年”这个代表灾难的动物;希伯来人则以宰杀羔羊的鲜红血液涂在门的两边,作为天主毁灭者不进入这家的标记。以此向前推理,在没有使用桃符的时代,中国人过年用什么在门的两边作标记呢?桃符、对联也好,羔羊血也罢,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五、天主帮助西伯来人出离埃及的那天称为“逾越节”,天主要他们“这一天将是你们的纪念日,要当作上主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节日,作为永远的法规。”这称为犹太教法定的纪念日。到基督福音中,耶稣降生、死亡,第三日复活(复活瞻礼),教会中的复活瞻礼是一个礼仪年中最大的瞻礼。虽然这个瞻礼所纪念的与旧约中逾越节性质大不相同,但是,越过死亡的基本意义还是一致的;中国人过年的习俗虽有重大变化,变得如此俗气铺张,甚至于失去原有的意义。但是,照样也成为民间和国家公认的重大节日而代代相传。两者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其六、从时间上看,希伯来人出离埃及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中国处于殷商后期,显著的古老文化标志为甲骨文时期,过年门上悬挂写有人名的桃符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可能的。难道当时中国人不过年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当时过年是用什么在门上做标记呢?历史无考证。
 
    综上所述,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与圣经以色列人出离埃及的情景如出一辙。
 
    姑且不论及两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值得我们思索的是:天下万物全为天主所造,人类文化的形成不能不承认有天主的作为所在。天主特选的希伯来人自古以来以口授、物证和后来的文字等传承了由祖上那里而来的天主信仰,而在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过程中也都留下了神的印迹。这个印迹尽管因间接的感受被人为改变或塑造,但仍不失为推动本民族人文发展的动力。从这里,我们感受到天主在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天主从未停止的救世工程,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种族的人民,都能具有对美好生命的向往和追求。对于还不懂这一内在联系的人而言,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必将对天主产生无尚的敬仰和崇拜。
 
    作为一个基督徒,当我们用爱德眼光看世界,以阳光之心对他人时,就不难发现天主无处不在,就不难感受耶稣形象在不同人群中的闪现。
 
    天主不仅是教会的,更是全人类的。一脉相承的人类同为天主所造,同为天主所拯救的对象。天主透过直接启示或间接引导,将你、我、他联系起来,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天主所爱的一切人,不能不去关照那些仍在羊栈以外徘徊的群羊生命状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福音传给他人,使他们不至于因时代变迁和世俗冲击而将天主扭曲或忘怀。
 
    天主是中国的。我们无法否认天主在中国古老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对未来的影响。他在我们无法理解的现状下,以难以察觉的手段,推动着这个充满悠远文化底蕴国家的变迁以及未来走向。尽管在我们眼中似乎还看不到收获季节,但是我们相信一切都在天主的掌控之中。
 
    作为一个生在中国的基督徒,从本地文化中寻找天主的影子,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业已形成的文化氛围丰富自身及家庭信仰生活,因地制宜地利用其进行福传,可能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标题:特稿:从旧约“逾越节”看中国“过年”文化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