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心香一瓣


2003-10-31 13:16:19 作者:梦影 来源:信德报(第196期)

    老会长不在的消息,是在电话里妈妈告诉我的。当时,我正在外地。手握话筒,一时语塞,半天回不过神来。等到回过神来,放下话筒的时候,心里觉得好堵好堵,说不出的憋闷和难受。静静地坐在小屋,呆呆地望着窗口,默默的为刚刚远去的老人祈祷祝福。
    多年以前,老会长就立志为本村建一座教堂,但是运动连连,阴雨绵绵,终未能成。教会受整受得最厉害的那些日子里,老会长的家作为黑教堂曾被全部没收。与此同时,本人也被戴上了一顶“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这顶帽子,一戴就是十三年。曾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顶帽子,冬天还好说,夏天可真够暖和的。”听了,只是笑笑。之后,摇摇头,摆摆手,什么也不说。其间的辛酸与苦涩又有谁懂得!“二等公民”十三年,十三年受人下眼观。不仅自己饱经磨难,而且妻儿老小也跟着受尽了可怜———缺吃少穿,烂衣破衫,相伴相随的还有冷不丁的“子弹脸”和时不时的“青白眼”以及“墙倒众人推,鼓烂众人捶”的种种凄惨。说来也怪,那顶够沉够重的帽子居然没有把他压弯压扁,腰依旧挺得直,头依旧抬得起。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只要看看那串磨光用旧的念珠,听听那静气、平心、安神、加劲的“……甘受诸艰诸劳,凡天主所赐予我者,啊们。”的经文,你就会清楚:窍在何处。
    雨过天晴,又见彩虹,老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圆梦征程———建堂。在此期间,他跟众教友一起劳力,操心,费神:要地———筹款———备料———兴建。“求爷爷,告奶奶”的事在所难免。———看够了脸色,听够了气话,吃够了苦头。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心甘情愿地默默承受,忍受。何故?无怨无尤,只为爱主。在不多的几次接触里,老会长给我以这样的印象:饮食、衣着与住处都不太讲究———特别的简单,特别的朴素,特别的简陋。烟,是抽的,但总是最次等的;茶,总是喝的,但总是最便宜的。是讲究不起吗?显然不是。了解情况的人都很清楚,十个子女中,除两个做修女的之外,其余的日子过得也还都算可以,而且在关照孝爱老人方面也都一个强似一个。那么,问题就来了:老人何以如此克苦自己,省吃俭用?直到正式建大堂的时候,疑团才算消除,谜底才被揭穿,自己挣的连同儿女们孝顺的所有积蓄三千六百多块钱一分不剩地都献给了堂里。———悄无声息,默然无语。没有豪言,没有高调,没有慷慨陈词,有的只是结结实实的行动,而且结实的如铁如铜。不招摇,不显摆,不邀功,不哗众取宠。难能可贵,正在于此!熟悉他的人都明白,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花样功夫”与“表面文章”,而且半个眼都见不得。难怪大家都对他口服心服,认同肯定。毕竟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毕竟群众的眼睛雪亮星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写到这里,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圣经上若望福音中吾主耶稣对那个奉献了两个小钱的穷寡妇的赞誉:“众人都拿他们所余的来投,但这穷寡妇却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费都投上了。”毕竟主耶稣洞彻肺腑,识真面目。钱虽小虽少,却干净爽清。其实,干净爽清的岂止是那奉献出的两个小钱,更在其心,更在其人!“世人看外表,天主看内心。”谁说不是呢……
    老会长的远走,是在大堂建起之后不久。听说老会长走得很好,在风雪夜里,于诵经之中,踏上了归程,平静而从容。

本文标题:心香一瓣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