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缅怀追念 扎根本土 谋求发展

—— ——在“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9-02-14 09:43:38 作者:张士江

刚才李稣光主教、沈斌主教、曹国庆局长和范丽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及讲话,为我很受启发,受益匪浅。恕我不再重复欢迎了,简单分享几点。

第一、研讨会的缘起

去年4月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支持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号召。他同时强调“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进一步予以阐释,推动中国化进程。王作安局长做了进一步的诠释。

我们拥护习主席支持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号召,也愿意在宗教中国化方向上积极尝试,有所作为。如从文化融合的角度上,要像王作安局长要求的那样,“在宗教礼仪、音乐、服饰、建筑表达上,都要体现鲜明中国风格,真正融入中华文化”,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宗教中国化是教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既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也需要推动和实践。

去年6月,江西教会在李稣光主教的领导下,提出以利玛窦在南昌生活三年作为基础举办一个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的研讨会,回应习主席的号召。我们信德所和复旦大学的两个机构荣幸应邀合作共襄这次盛会。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准备,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外学界和教界同仁的积极配合下,今天这个研讨会终于按计划在古城南昌开幕了。翻翻这本厚厚的论文集手册,就知道政教学三届对这次研讨会主题的重视和大家所付出的心血。

第二、研讨会的主题及三个核心元素

420年前,利玛窦神父为南昌浓郁的文化氛围及其官民的博大胸怀、热情好客所吸引,在这座古城,他前后逗留了三年。从万寿宫、滕王阁到白鹿洞书院,利玛窦以文会友,完成了《交友论》和《记忆术》两书,起草了《天主实义》。他同时广交朋友,与友人畅谈人生信仰、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为包括江西在内的中国教会播下了福音的种子。

从此,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天主教史以及江西史上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页,并为中西文化交流活动书写了一段历史佳话。

420年后的今天,来自政界、学界和教会界的中外朋友们也因江西的热情好客,让大家有机会相聚于滕王阁旁的赣江宾馆,围绕“利玛窦与南昌及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的主题展开讨论。后天我们还要沿着利玛窦神父昔日的足迹去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寻旧,重温昔日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相遇的一幕幕。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和会幕包含了三个主要元素:利玛窦本人;南昌主教座堂——代表了地方教会及全国教会;滕王阁——代表这座古城。除了利玛窦的儒装外,会幕中的教会元素没有任何中国文化特色,这是地方教会需要加强的。其实,无论地方教会,还是全国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都有待加强。因此,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是这次研讨会的核心主题。

教会本地化(或本位化、本色化)是中国天主教会和中国基督教会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和任务。这次研讨会我们高兴地邀请到了来自中国基督教会从事神学研究、教学、牧灵和传媒方面的兄弟姊妹代表与会。同时,来自利玛窦家乡的三位外籍学者及神长也应邀与会,丰富了研讨会的视野。

在今日的开幕式上,我们感谢各级领导,中外学者专家及友人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利玛窦400多年前,曾在南昌提出“一个国家没有财富也能生存,但没有朋友就必定灭亡”的交友观仍为现代政治家所推崇。

第三、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的困难挑战

记得多年前一位热心的老会长曾这样自豪而慷慨地给我说:“我们信主的人不烧香、不上供祭祖、不搞迷信!我们的教堂、我们的礼仪和他们的就要不一样!我们教会就是要与众不同!” 另外一个有关译名上的简单例子:Matteo Rocci译为中文传统“利玛窦”,还是西文传统“玛窦利奇”;把“The Church in China”译为“中国教会”,还是“在中国的教会”。很多基督信友至今还认为祭祖没有必要,当然不重视实践了。

其实,这种陈旧的思想为今日中国教会的健康发展没有好处,是教会实现本地化暨中国化的障碍之一。这种思想深受犹太—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19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思想的影响。

持续了300之久的“礼仪之争”早已成为历史。1939年宗座也早已公开承认,既然敬天祭祖不属于宗教性礼仪,那么因此允许(公教)信友可以祭祖了?但为基督信友来说,积极实践的还是少数,各地教会在清明节和春节前夕祭祖的也不太积极。

为了解这个现状,加强研究和推动,上海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和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及信德文化研究所特别设立了十个问题(见附录),信德网、和基督时报网站联合在一周前发出了。大家不妨访问我们两家的网页,看看结果,了解实情。

昔日的中国教会发展的太过西洋化,没能从传统文化层面融入中国主流社会,为此,我们不得不背负“洋教”的重担百余年。今天,从传统文化层面,我们应该脱下具有厚重“犹太—希腊—罗马文化传统”颜色的“外衣”,而量身穿上色彩更丰富,融合了具有“犹太—希腊—罗马—中国文化传统”的“新衣”。因此,实现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各级教会必须重视,积极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推动和实践。

第四、中西文化境况下坚持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的摸索实践及神学基础

关于中国教会本地化的历程,远的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利玛窦通过文化适应策略最早为中国教会本地化做了尝试,如,在建筑、服饰、译名、文化习俗等方面,他都曾做过尝试,而且卓有成效。近的可以追随到清末和民国时代,教会在经历了义和团和“非基运动”后而开始反省和重视教会本地化。以中国公教传统为例,刚恒毅枢机和雷鸣远神父及一些中外神长曾不遗余力地推动教会本地化。在中国新教传统中,卫礼贤、戴德生、(敬奠赢、魏恩波、林乐知、倪维思、)狄考文、郭显德、赵紫宸、吴雷川、丁光训等神长也为基督新教本色化做出过杰出贡献。

在宗教中国化方面,中国佛教的经验值得学习。那么,为什么同为外来宗教的基督信仰及其文化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难度那么大?昔日基督信仰及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强势文化相遇时,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双方冲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日两种文化都必须“软下身段”,谦虚聆听对方,换位思考,通过对话、交流,学习相互接纳。

关于本地化的神学基础,耶稣会前任总会长雅鲁培神父从圣子降生成人的奥迹受到启发,认为:降生奥迹本身就是“本地化”的最大理由和最佳楷模。教会理应效法耶稣,活生生地,以最亲密的方式‘降生’到各种文化里,接受那文化的价值,适应、尊重本地文化,用本地文化来表达信仰,在带去基督的独一救赎之时,用其福音创新、提升和贡献本地文化。(基督信仰在中国推动一夫一妻制、制止溺婴、重视男女平、医疗卫生,慈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为中国人民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载入史册。)

换言之,为推动教会本地化进程,一方面,教会要欣赏、尊重、融入中国文化,并谦虚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适应本地文化,尝试用中国文化、艺术、建筑、服饰、思维方式、故事来述说、表现和表达基督信仰;另一方面,基督信仰要通过融入、适应和创新来贡献和丰富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从而扎根中国文化沃土,实现教会本地化——坚持教会中国化方向。

最后,预祝本届研讨会举办圆满成功,祝福各位身心康泰!          

本文标题:缅怀追念 扎根本土 谋求发展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