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梦在,一定能绽放!


2014-06-20 16:08:44 作者:林林 来源:《信德报》2014年5月29日,20期(总第584期)


2014年复活节孙晓野神父在弥撒中洒圣水

    人生在世,信仰好似船舵,引导人生的方向。生命有苦有乐,信仰好似一剂良药,能够化苦为甘,使生命富有价值,让喜乐满溢心间。很多人在心灵迷茫时,信仰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在历经苦难的洗涤时,信仰为他们化解了痛苦,获得了一份生命的洒脱。北京西直门教堂的孙晓野神父有着非常坎坷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体验了人世沧桑,让他从无信仰到追求信仰,几经追寻探求,走进了天主教,直至入了修道院,最终成为了一名神父。


孙神父(左一)带领教友们去以色列朝圣,在加里肋亚湖上留念

一、身世家境
    孙晓野1970年出生于一个教外家庭,从未接触过宗教信仰。父亲是国办教师,母亲是民办教师,父母对宗教非常反感。他9岁时父母离异,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跟了爸爸,孙晓野跟了妈妈,但爸爸不肯给他出抚养费,不久妈妈又失业了,从此母子俩在艰难中度日,生活十分拮据。曾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母子俩没有一点收入。由于如此贫困的家境,他在读初中时是全免学费的。后来妈妈亲笔给当时的邓小平主席写了一封信,把母子俩的艰难情况都一一说明,并请求给安排一份工作以维持生计。没想到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不多几天便回了信,并给安排了一个农场的工作,母子俩的生活才得以维持。

二、患抑郁 当和尚
    不幸的童年经历,使孙晓野的生命笼罩了一层阴影,读高中时出现了抑郁症状,也不爱学习,三年高中完全是混下来的。接着读了两年专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齐齐哈尔橡胶二厂。参加工作后的他,抑郁症加重了,总感觉生命没有意义,活着没有意思,他说:“死亡的问题总是困扰着我,我感觉金钱、名利、地位以及世间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空的,没有意义的,在意识里总是‘死’字当头。”因为性格孤僻,他不喜欢交朋友,筑了一个壳将自己罩起来,生活在个人的世界里。
    1992年初,单位里的一位信佛的同事,看到他整天闷闷不乐,便带他去了大乘寺。但那些和尚时没有对他产生吸引力,他的抑郁症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严重了。一心想着一死了之,仅仅因为怕母亲受不了,这份孝心把孙晓野从死亡的边缘又拉了回来,他想到了另外一条出路——出家。孙晓野主动找了那位同事,请求带他再去一次大乘寺。这次见到了妙修老和尚并说明了来意,经过考核后老和尚答应收下他。孙晓野第二天便和母亲说要当和尚一事,但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说:“如果你去当和尚,我就去死。”然而母亲的想法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因为他知道母亲只是以此吓唬他罢了。于是当天便到寺院剃了度。一个月之后他收到了母亲的一封信,信中说:“如果你认为这种生活对你好的话,我可以接受,只要你快乐就好!”走进寺院,孙晓野开始每天读佛经、祈祷、修行等,渐渐地了解到涅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他的抑郁症有了很大的缓解。
    这时孙晓野想去社会上用一年的时间体验一下外边的生活。想试试依现在的心态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于是求得了师父的准许后,1993年,他便踏足社会,寻找工作体验生活,计划一年之后再返回寺院。在这一年当中,他卖过家具,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在旅游公司打过杂,体验了各种工作。他说:“这一年我活得很开心,抑郁症完全消失了。” 1994年,他按原计划返回了寺院。又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考虑是做和尚还是做一个社会上的居士。1995年他走出了寺院,开始了以工作谋生的日子。孙晓野先是在黑龙江学习了三个月服装加工,后来感觉不太适合自己,便去了浙江宁波电缆桥架厂做了采购销售工作,三年过来一切顺利。

三、遍寻信仰
    1999年,29岁的孙晓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想加入一个团体。于是用多年的积蓄给母亲买了套房子,把母亲妥善安顿之后,便踏上了寻梦之旅。这时的他突然想去道教看看,于是来到了成都的青羊宫(道教圣地),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在此期间,他体验了道士们的生活,大致了解了道教的教义,感觉这不是他想要寻找的生活方式。之后孙晓野回到了母亲老家河南濮阳,来到了母亲身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濮阳当地的一个基督新教教堂。在上高中时他读过马丁·路德的书,对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些印象。到基督教堂之后,他和牧师聊了聊,没想到出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位牧师认为他不是好人,是一个骗子。这样的结论让孙晓野感到无语。因此,还没有完全了解到基督教,就与之绝缘了。他最后想到了天主教,他知道天主教里有神父这样一个身份,计划单身一辈子的他,开始有了对神父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先通过114查询服务热线,找到了刘元仁主教,孙晓野在谈话中问到:“我怎么样才能圣神父?”“先领洗,然后由当地本堂神父送入修道院,毕业之后通过审核才可以圣神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后,他满怀希望,开始寻找天主教堂。1999年11月,孙晓野在濮阳找到了北里商天主教堂,见到了本堂陈建平神父。陈神父热情接待了他,并耐心地给他讲解天主教的道理。在这里,孙晓野了解了天主教并对之产生了兴趣,和神父表明心意之后,陈神父便接纳并同意他先跟着自己慕道。同时他向神父借了很多的教会书籍。之后,孙晓野有时间就来教堂听神父讲道,自己也常常抽时间看圣书。在此期间陈神父对他追求真理的态度非常欣赏,孙晓野了解了教会之后,也特别渴望加入天主教。经过了四个月的慕道期之后,2000年4月3日,30岁的孙晓野在陈建平神父的手里接受了洗礼,成为了教会大家庭的一员。他说:“当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一旦领了洗就决不背叛天主教。”领洗之后,他便离别了母亲,住进了教堂,跟着陈建平神父当传教先生。

四、决志修道 多次遇阻
    孙晓野在跟陈建平神父的传教生活中,尽心尽力,冬不畏寒,夏不惧暑,跟着神父下会、辅祭、帮忙传教,深得陈神父的赞赏。通过这些传教体验,他看到了陈神父的德行美表,对做神父的渴望也越来越大,于是向陈神父表明了心意,并请求陈神父把他送到修院去。陈神父透过一年来对他的接触和了解,认为可以让他达成意愿,于是开始给他联系修道院。没想到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陈神父给他找了好几所修道院,都嫌他年龄大,又说他是刚领洗不久,而且有着那么多的曲折经历,所以都不收他。在这些挫折面前,他并没有灰心,更没有退缩,修道做神父的热情丝毫未减。他说:“也许这些都是天主给我的考验,我要经得起考验。”陈神父被孙晓野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于是又带着他去见了安阳教区的张怀信主教,孙晓野认为这次一定会梦想成真,没想到满怀希望的他又一次碰壁了,主教说:“等两年以后再说吧!”“我年龄太大了?”“四十岁也能送出去。”张主教坚定地说。“虽然我的愿望在主教这里又被拒绝了,但我做神父的决心依然坚定。我能理解主教的决定,我要耐心等待天主的眷顾。”回来之后他继续帮陈神父传教。


五、走进修院
    有句话说得好,“天主给人关一道门,必会给人开一扇窗”。河南濮阳有一位朱修士在北京全国修院修道,陈建平神父便和这位修士谈了他的情况,希望能帮帮忙,修士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2000年,现在北京东堂的王和平神父当时在北京修院担任教务长。同年,北京修院计划招10位修生,但没有招够,朱修士便把孙晓野介绍给了王和平神父。几天之后,当时北京修院院长甄雪斌神父给陈建平神父打了电话,向其要了一些孙晓野的资料,看完资料后,便通知他5月28日来北京修院面试。这一关孙晓野顺利通过了,并开始了一个半月的培育,9月份正式进入了北京修院,从此开始了修道生活。两年哲学,四年神学,在此期间,孙晓野通过学习和祈祷,对天主的认识逐渐加深,信仰也日益坚固,尤其在读到神三的时候,他透过美丽的万物惊叹天主的伟大。他说:“每当我欣赏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时就会对天主说:‘天主!你看你造的这些多么美好!’于是就会对天主发出爱慕和向往之情。在此期间信仰更加充实了我的生命,内心有了更多来自天主的喜乐,可以说修道的生活一片光明。”


孙神父带领青年教友去天津朝圣旅游


六、成为神父 热衷传教
    2006年,孙晓野神学毕业。2007年10月21日,由北京教区李山主教祝圣为神父。从无信仰到成为天主教的神父,一路走来,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然而步步洒满了天主的恩典,步步都有天主的引导。同年12月5日,孙晓野神父被派遣到通州龙庄做本堂。这里是一个远离城镇、非常偏僻、贫穷且教友很少的村庄,教友们信仰冷淡,教堂冷清,平时祈祷仅有三五个人。有一天来了7个人,孙神父说:“哇!竟然来了7个人。非常开心!”最多的时候是有一年过圣诞节来了50多个人,这已经是最温暖人心的场面了。而且这里大都是半家奉教的,要么妻子是教友,丈夫是非教友;要么丈夫是教友,妻子是非教友。看到如此冷清的教堂,孙神父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而是充满了福传热火,想办法克服困难,展开了艰辛的福传。在这里三年时间,有42个教外人加入了教会大家庭。他说:“在传教的过程中我对教友们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我的信仰来之不易,我特别珍惜我的信仰和我的铎职,所以我也让教友们去珍惜这份宝贵的信仰,只要我发现他们有错误,就会毫不客气地给予纠正。”他看到教友们不进堂,便主动去家里拜访他们,走家串户,只要是教友家就会进去了解信仰状况,如是半家教友的,就会劝没有领洗的一方进教。孙神父不仅是对教友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的司铎生活也非常自律,他不抽烟、不喝酒,尽力活出司铎的形象。
    有一蒋姓人家,妻子是教友,别人一劝她丈夫奉教她丈夫就急,谁劝跟谁急。孙神父得知后,便去找他谈话,谈话之中他对孙神父说:“神父不抽烟不喝酒,我很佩服!”孙神父看到他对自己有了好感,便给他讲一些教会道理,他也越听越感兴趣。最后神父对他说:“如果没有天主,你领了洗对你有什么损失呢?不仅没有损失,还会让您在现世有一个寄托;如果你不领洗,万一将来要是有天主,那就惨了,所以领洗是一个拣大便宜的事。”听后,这人不长时间便接受了洗礼。由此可见,神父自身树立了好的形象,说话才会有权威,传教才会有成效。
    龙庄教堂的门卫是一位非常热心的老人,老伴和儿子都是教友,娶了一个教外的儿媳妇,婆媳关系非常紧张,十几年不说话。儿媳由于看不上婆婆,对天主教很反感,不仅自己不进教也不让丈夫去念经,因此丈夫也十几年没有进过堂没办过告解。孙神父了解了情况后,便去家访,先是客观地评价了他们的婆媳关系,儿媳觉得神父说得很有道理。当她对神父有了认同感后,神父便开始劝她允许丈夫进堂,看在神父的面子上,她答应了。从此以后丈夫开始了正常的宗教生活,也办了十几年来的第一次告解。孙神父见此情景,便又劝这位儿媳进教,对她说:“你所看到的基督徒都是有缺失的,但天主教的信仰是完美的,你是一个好人,但信了教后,你有可能会成为更好的人。”此番话语让儿媳有所顿悟,于是由看坏表样反对天主教,到认同天主教,最后也终于领洗加入了教会。进教之后,婆媳关系也修和了,家人和和睦睦。
    对每一位新领洗的教友,孙神父都要他们立下一个许诺:“领洗后还会有诱惑和挑战,但永远不背教,不离婚”。
    孙神父对于教友们的坏表样从不纵容,更不怕因此而得罪人。通州有一位老教友,在村里辈分很高,没有文化,非常固执,很不讲理,而且有偷东西的坏毛病。很多人都拿他作例子来反对天主教,在教会中立了坏表扬,没有人敢劝说他,神父都拿他没办法。有一次,孙神父在弥撒的讲道中就讲了坏表样的例子,这位老教友立时站起来说:“神父!你这是说我呢。”于是当众出言攻击神父的讲道。过后,孙神父感觉他的坏表样很严重,为了让他知道信仰的权威并帮助他改毛病,停止了他所有的圣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教友通过反省,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亲自来向孙神父道歉:“神父!我错了,求你原谅我,以后我会改掉毛病……”从此以后,老人就再也没有偷过。老人的儿女们看到父亲有了如此大的改变,都向孙神父伸出了大拇指。


2011年复活节,孙神父在南港子教堂给教友们发放复活蛋


七、经验失败 信赖天主
    孙神父的传教之路上,也曾经历过被人拒之门外的苦涩,不听讲劝的挫败感。在他的堂区有一个家庭,夫妻俩有一个是教友,孙神父电话联系了很多次想去登门拜访,但就是不让去,不肯见面,最终也没成功。有时规劝那些常年不进堂的教友,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拒绝,但是态度非常冷淡。孙神父说:“面对这些情况,有时很伤心,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有好几次在弥撒和讲道中我哭了。在我个人的祈祷中,我把他们完全交托给了天主,在祈祷时我念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求天主转化他们。通过这些,让我体验到了自己的有限,也培养了我对天主的信赖和交托,我尽人力,结果交给天主。

八、做副本堂 谦卑服从
    2011年,孙神父被调到南岗子堂区做副本堂,从本堂到副本堂的过程中,他体验了什么是服从,懂得了什么是谦卑。孙神父说:“一开始我有些不习惯,有时由于意见不合,会和本堂神父发生不愉快,甚至也吵过,但过后会和好如初,彼此从不计较。有时我也感到过挣扎,这时我会透过灵修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有时我也问自己:‘孙晓野,当初你为什么做神父?’当把目光转移到做神父的目标时,便有了一种超越的力量。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习怎么样做一个副本堂,要做到绝对服从。在南岗子两年零八个月的副本堂期间,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服从与谦卑是灵修生活的重中之重。”
    2013年,孙神父又被调到北京西直门教堂做副本堂。孙神父说:“在牧灵过程中,有时很辛苦也很累,我体验到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做事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天主是全能的,我是在为他工作,一切尽在他的手里,我尽力了,就够了。我也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就会做个好神父。一位好神父很有价值,能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当我看到我对别人有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我也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苦再累,内心也是非常欣慰的。”

本文标题:梦在,一定能绽放!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