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上海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2004-01-14 12:33:59 来源:上海掌故詞典

     明代末期,徐光启与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学,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他在南京接受洗礼而成为天主教徒。1607年徐光启丁艰回上海守制,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仰凤)与之同来,是目前所知最早来上海的外国传教士。
    徐光启是上海最有名望的人,于是上海随徐光启而信奉天主教的人数激增。天启初,上海的信徒即在徐光启宅(今光启路)附近建立一个天主堂,由郭居静任神父。1622年(天启二年)徐光启入朝,上海龙华的士绅上书朝廷,为编修历法的外国传教士罗亚各、汤若望请功,于是皇帝赐“钦褒天学”之匾,悬挂于教堂。1633年(崇祯六年),徐光启逝世。1640年徐光启的孙女和外国传教士潘国光,购进安仁里(今安仁街)原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世春堂旧宅,建造天主堂。由于原来的教堂毁坏较早,已无遗迹可寻,故人们即把安仁里的天主堂称为“老天主堂”。除礼拜堂外,还建有观星台一处,用于观察天像,研究天文学。1665年(清康熙四年),清廷实行禁教,勒令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只限于广州一地活动。1724年(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允准浙闽总督觉罗满保的上奏,下令全面禁教,天主教堂及教产全部被没收,于是老天主堂的礼拜堂被改建为关帝庙,原观星台址改建为敬业书院。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清政府公开承认天主教是“劝人为善之宗教”,并同意把康熙、雍正年间没收而没有改作他用的教堂归还天主教会。但上海老天主堂的地产已改为关帝庙和敬业书院,按理不在归还之例。但法国天主教会坚持老教堂的部分空地依然存在,要求归还。为了避免纠纷,上海道同意另外购置董家渡和洋泾 (今延安东路)土地作为赔偿,原老天主堂土地仍归上海官有。1861年(咸丰十一年),清廷要求法国出兵攻打太平军,遂同意将老天主堂地产全部归还天主教。于是,次年由上海道吴煦执行,将关帝庙拆除,将敬业书院另迁他址,全部地产归还教会。后法国天主教会即在原址重建教堂,取名“敬一堂”,但民间仍习称老天主堂。该教堂的外观与传统教堂建筑相异,大门仅有牌坊式门头,礼拜堂也颇似中国式厅堂,唯门窗玻璃及祭台还保持浓厚的西方教堂色彩。1938年,天主教会在教堂南侧设立上智小学(1953年11月改为梧桐路小学),址在今南市区梧桐路137号。

本文标题:上海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