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鼓浪屿教会文化之我见


2011-04-03 10:37:53 来源:《信德报》2011年3月10日,8期(总第439期)

    一般来说,鼓浪屿主体文化分为三个部分,即:教会文化、本土文化、华侨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今日岛上的华侨文化与本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日益没落,而教会文化却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从鼓浪屿申遗以及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关注和研究岛上的教会文化显得十分必要。
    鼓浪屿的教会文化呈多元化。在这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先后有新教各宗派(美归正会、英伦敦公会、英长老会、安息日会等)、基督教青年会、天主教及各华人自立教会(基督徒聚会处、真耶稣教会)等登陆传教。在如此之小的地区,却有众多基督教派并存的情况在非基督教文明地区实属罕见。
    教会文化对鼓浪屿影响甚大,在岛期间,教会创办了不少学校、医院,繁荣了鼓浪屿文教卫生事业,岛上的音乐、体育等活动的开展亦和教会的推动分不开。此外,教会兴建的一座座庄严雄伟的教堂,也是“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因此,要想了解鼓浪屿就不得不提教会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鼓浪屿有一个更为深入而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探讨也大有裨益。
    鼓浪屿教会文化的研究者,可以从鼓浪屿各堂会档案、地方文史资料、海外教会出版物、网站以及访问当事人等渠道收集鼓浪屿教会的相关史料。教会文化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各教派在鼓浪屿的发展历程。有学者统计,在解放前,鼓浪屿是全中国基督徒比例较高的地区之一,对各教派传教工作的了解,能让我们知晓这一文化现象形成的过程。其二,为教会在鼓浪屿所开展的文教卫生事业。鼓浪屿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现代教育、医疗的地区之一。教会所创办的毓德女中、英华学校、救世医院等都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文教卫生机构。而且文教卫生事业的开展孕育了以林语堂、林巧稚、殷承宗等为代表的一批享誉世界的精英人物,并成功塑造了鼓浪屿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其三,教会人士的生平事迹。鼓浪屿不少教会人士效法耶稣基督救赎、博爱的精神,为鼓浪屿人做了不少好事。郁约翰医生创办的救世医院,使不少病患摆脱了疾病的痛苦。许春草先生成立的“中国婢女救援团”,解救许多婢女脱离主人的魔掌。这些感人事迹至今仍有其教育意义。 
    文/德先生Blog(有删节)

本文标题:鼓浪屿教会文化之我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